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逆反心理

发布时间:2013.07.24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469

     脑外科的科室里又来了个未成年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不听父母的规劝放弃了学业同时也在社会上结识了很多“狐朋狗友”干起来鸡鸣狗盗的事。这不,打架斗殴伤了脑袋。看着他稚嫩的脸庞还有父母无望的眼神,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吗?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那么家长朋友们对孩子的逆反心理究竟又知道多少呢?

     逆反心理指个体利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是一种心理拒抗反应,是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典型的逆反心理有三种。

1.超限逆反。它是机体过度地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对任何刺激包括能给机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人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超过限度对个体就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一种伤害,个体就会采取措施来逃避刺激。比如每天吃山珍海味一定使人倒胃口,父母整天的喋喋不休就会让孩子不胜其烦。

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自我价值和尊严对人的生活具有特别的意义。党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时,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对外在的影响起对抗的反应。父母站在权威的立场上批评或否定子女,不留面子,子女由于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就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和父母闹别扭,以显示自己的尊严和力量。故要有效的说服别人就必须给别人留面子,维护他们的价值和尊严。

3.禁果逆反。它是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被禁食的果子特别甜,别禁止的事情偏有人做,这就是禁果逆反。探究未知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而对事情简单的禁止,那么该事物就会对个体产生特别的吸引力。比如,某些电影、书籍越禁越畅销,就体现了禁果逆反的巨大作用。

  家长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脑外科 王东利)

Baidu
map